您的位置 首页 英语培训机构

千呼万唤始出来原典英语口语全真训练法(请收藏!!!)



原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原典英语口语全真训练法(请收藏!!!!!)

原典法中,第一位是荷马秘笈,第二位是缪斯秘笈,第三位才是仓颉秘笈。近来,关注缪斯秘笈的典友逐渐多了,对此,徐老师很开心很开心。刚刚发过一个帖子,谈缪斯秘笈。荷马令人敬畏,缪斯令人艳羡,仓颉令人膜拜但缪斯秘笈的基础,仍旧是口语的基本功,这里,我们就再谈口语的基本功,口语全真训练法,现略作整理修订,令其更完整且更易操作,再度发表如下:

小对比:

一丨原典英语VS疯狂英语

疯狂英语的要领是speak as quickly as possible, speak as clearly as possible, speakas loudly as possible这个三最,实际上,是要求你,

第一 克服心理障碍

第二 达到熟练

后两项要求是对的,但我们知道,如果泛泛地一律要求speak as clearly as possible, speak as loudly as possible,反而会忽略甚至损害口语的韵律感。

由此,原典英语全真口语训练的要领是:

Speak as prosodically as possible, speak as melodily as possible, speak asmusically as possible

其中,prosodically / melodily / musically 是原典英语训练法自己派生出来的词,它们的词根分别是prosody / melody / music。这也就是原典法的核心思想:语言的真谛在音乐。这也就是徐老师在《论中国人学英语》一书的扉页中写的:言为乐音,语凭声韵.

你甚至可以这样来总结全真口语训练法的要领:

Speak as sexily as possible

1

毕竟,毕竟

语言

是每一个人一生耳鬓厮磨的情侣

你一生耳鬓厮磨的情侣

把栏杆拍遍,把吴钩看了

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把她碎尸万段成CLOZE TEST

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你如此对待你的情侣

那么上苍的惩罚就是:

让你永远永远学不好英语

二丨私人英语外教VS原典英语全镇训练法

显然,原典英语全真训练法具有五加一(5+1)大优势。

A. 费用极低,等于免费;

B. 音频朗诵全球一流,超过99%外教的口语;

C. 音频“教师”耐心最佳,可以无限次重复,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意愿;

D. 通过先进软件,音频“教师”的朗诵可以高保真加快或放缓,更便利口语训练方式的多样化;

E. 学生不会产生学生害羞、胆怯等负面因素。

F. 加一优势是:不会有性骚扰。

当然,如果你渴望嫁给老外,你也可将最后这个加一优势看做是劣势。但如果这是劣势,那也是暂时的,它必将带来长远的优势。因为,一旦你通过原典英语全真训练法练就一口道地的英语,你绝对可以嫁一个更高层次的老外,不必从那些,贩夫走卒,在本国混不下去,才到中国来混英语教师这口饭吃的人群中去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间,第一次耐心看了李阳疯狂英语的一段视频,约20分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zNjUxNTI=.html

即三最口腔肌肉训练法,李阳是个很好的演说家,这方面,徐老师远远不如他。

几年前,曾看南方都市报有一篇评论,说李阳有一次这样的演讲:要成千的学生给他下跪。徐老师惋惜。相比较而言,李昂疯狂英语,总还算涉及到了英语学习的一些“专业”性问题,也即,它与各种英语培训机构相比,包括与新东方相比,或多或少有一点自己的专业含金量。

所以,徐老师也为新东方惋惜,财大气粗,中国顶尖高校毕业,原本足够有实力,建设一个国际主流的专业性外语教学流派,但新东方在商业上成功了那么久之后,在专业上迄今没有什么建树。

微软为什么令人尊重,不仅因为它赚钱,也因为它,相比IBM ,在专业上有建树;苹果为什么令人尊重,不仅因为它赚钱,也因为它,相比微软,在专业上有建树;Google 苹果为什么令人尊重,不仅因为它赚钱,也因为它,相比IBM / 微软/ 苹果这类“传统”IT 公司,在专业上有建树;wikipedia 为什么更令人尊重,因为它不赚钱,而且能在专业上有创新有建树。

对每个人,成功的标准,按徐老师老土的看法,不是赚钱——这不是说你不要赚钱,而是说,你应该达到无困难的经济自立有余,但除此以外,赚钱就不重要了——而是,你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贡献,也就是李开复先生说的:世界因你而不同。

徐老师要赶紧补充一句:世界因你而更好。

因为,毕竟,毕竟,这个人间的世界,既因耶稣而不同,因释迦摩尼而不同,也因希特勒而不同,因斯大林而不同……

英语口语训练的八大基础原理

一.语言知觉的动觉理论

由神经心理学研究可知,感知觉与动作、聆听与口语,密切关联。虽然常识里语言输入(聆听/知觉)是语言输出(说话/动作)的基础,但在逻辑上以及在语言进化的可能性中,输出与输入同步,甚至,输出先于输入、从而输出决定输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例如许多高等动物都有肢体语言,因此有部分学者猜测语言进化源自于肢体动作(gesture)。还有有学者主张动作是知觉的基础。如美国知名的教授家族(夫妇与子女都是名牌大学教授)的家长Alvin Liberman,就提出过语言知觉的动作理论假说(motor theory of speech perception,简称motor theory)。这一理论主张,我们对话语的感知辨别,并非主要根据其外在输入的声音模式,而是凭依我们自己口喉声腔中的发音动作模式(10,38)

这个理论影响深远,既获得神经科学领域众多实验数据的支持,又强有力地推动了计算机科学中人工语言合成研究的发展,也经受着广泛地批评和质疑,包括众多“否证”的实验数据。概括各相关学科领域对语言知觉的动作理论假说的实验研究,科学家大体可以确认三个方向性的结论:

A.在个体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语言知觉(聆听)绝对优先于语言动作(话语产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 一旦环境中的母语语音流系统开始内化,大脑加工就立刻把语言知觉与语言动作紧密地锻造链接在一起,从此,语言动作就开始对语言知觉产生重大的影响;

C. 知觉和动作之间的紧密链接,甚至“同步耦合”,很可能在人类智慧进化中扮演重大角色。

二.镜像脑神经细胞原理

G. Rizzolatti等人于1990年代发现了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他们把研究论文发往自然科学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论文被退回,给出的理由是该研究不能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兴趣(lack of general interest),这是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委婉表达。但仅仅十年之后,科学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它是20世纪大脑科学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例如,有当代脑神经科学领域的马可波罗之誉印度籍科学家V.S. Ramachandranr就认为,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对大脑科学的意义,与DNA 的发现对生物科学的意义相同,它为认识人类自身的若干重大未解之谜,提供了一把金钥匙。Ramachandranr同时推测,镜像神经元很可能是决定语言起源或“突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谓镜像神经元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脑细胞:自己动作时被激活,感知到他人相同动作时也被激活。首先在对猴子大脑的研究中发现了这种神经元。当猴子做一些非常精细的动作,例如,捡起一粒花生,把它送到嘴里,大脑中对应激活的“动作控制”细胞,与猴子观看到其他猴子做相同的动作时,大脑中对应激活的“感知觉”细胞,完全相同。随后,在人类的大脑中也发现了镜像神经元;进而,在不同类型的动作知觉活动中都发现了镜像神经元。尤其是,不仅发现了听觉与口腔动作耦合的镜像神经元,而且在大脑运动性语言中枢布罗卡区(Brocas area)发现了神经元。

这个惊人发现确证了感知觉与动作之间关系密切,密切到存在“合二为一”的大脑细胞。但它并没有说明两者中哪一方具有更基础的本原作用。例如,可以这样解释镜像细胞的意义:当你看见别人做了某个动作、或听到别人发出的某个声音——这是知觉过程——你就有能力自己去模仿做出相同的动作、或模仿发出相同的声音。此时知觉优先于动作。就进化的角度考察,这或许又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无论如何,镜像神经元对A. Liberman的动作理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39-41)。就外语学习而言,它既提示,精准的口语有助于聆听加工,更提示,敏锐的聆听为精准的口语奠定基础。

. 共用编码理论Common coding theory

由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R. W. Sperry 和著名认知心理学家W.Prinz等人在1950年代提出的共用编码理论假说。这个理论认为,感知觉的心理表征与动作心理表征,两者重合,在大脑中共享相同的神经网络廻路,形成大脑工作的基础模式;由此,动作通过感知觉表征而实现、构造和塑型,反之,感知觉也通过动作表征而实现、构造和塑型。共同编码理论的思想源自德国哲学家R. H. Lotze和美国心理学的鼻祖W. James所主张的观念与动作的合一原则(ideomotor principle)

近年来,运用当代脑成像技术的若干研究结果,特别是镜像神经元等大脑科学的新发现,支持共用编码理论假说的理论框架,令其在心理学界和认知科学界获得日益广泛的重视。就语言习得而言,除了感觉与动作合一的镜像神经元之外,科学家发现在听觉加工中枢与口语动作加工中枢之间,神经元存在大量的直接链接。这也对共用编码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数据。

. “草坪踏径原理”——大脑神经学习与工作的基本原理

这些正在浮现的科学新发现和新理论,都显示感知觉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其互动的玄妙模式,虽然仍旧远不为我们充分了解,但其密切的交织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暂时撇开这些玄奥复杂的理论或假说,我们考察全球脑神经科学一致同意的基本结论:大脑学习与工作的基本原理。

大脑是怎么学习的,或者说,学习会导致大脑什么样的生理改变?进而,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导致大脑构造的正向实质改变的有效学习。

大脑的核心基本单元是脑细胞。科学研究最保守的估计,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至少150亿以上个脑细胞。学习并不导致脑细胞数量的增长。实际上,脑细胞的数量从出生后不久就不再增长了,而且,还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大体导致脑细胞两类“变化”。

第一类是临时性的激活,它并不构成长久有效的学习。第二类是于脑细胞与脑细胞之间的网路构造的改变,通过脑细胞的突触(Synapses)生长而产生新的稳定联结。每个脑细胞可以通过突触生长与多达1万个其他脑细胞直接联结。由组合数学就能计算出,大脑细胞联结方式复杂度的数量级,超过宇宙中所有原子的数量!众所周知互联网的神奇就在于其连接。而脑细胞之间的联结复杂度,远远超过全球所有电脑+互联网联结的复杂度。简言之,大脑神奇学习能力的关键,是在脑细胞之间产生新的稳定联结。

大脑细胞的连接,可以非常粗略地比拟为一片草坪上踩出的路径,一条路径就是一个或一串稳定的联结,很多路径交错纵横,就链接为网络了。由此,将你的大脑比拟为一个足球场草坪,想象你是一个足球运动员,要在这片草坪上踩踏出路径,你应该该用什么方法?即使你有最好的体能,满场跑,也踩不出一个路径来,你只能沿着固定的路线来回跑,才能踩踏出路径。

在相对“简陋”的记忆心理学试验中,科学家发现,要将单词或短语或句子从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通常需要的大脑持续加工时间超过30秒。但即便如此,仍旧可能产生快速遗忘。在更先进的当代脑成像技术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要在脑细胞之间产生新的稳定联结,即通过突触生长而产生的新改变,对应的具体学习任务必须持续重复达到15分钟以上。一旦由突触生长而构成新联结,大脑就很难遗忘。例如,学会了游泳或骑自行车或弹钢琴的人,几乎无法遗忘,原因就在于,大脑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链接网路。

因此,一切学习的生理基础,简而言之就是能导致大脑细胞网路生长与改变的学习。我们将此比喻为“草坪踏径原理”。只有按照“固定的路线”来回重复,才能踩踏出路径。由此,恰当的重复学习非常重要且绝对必要。

. 专家技能原理

我们在第讲述过聆听训练的量化原理。这个原理可以归属于更普遍的“专家技能原理”。

认知心理学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都发现,在任何技能或知识领域,要达到世界级专家的水平,都需要不少于10年的专门训练时间。这一发现也被称作1万小时原理。徐老师推荐的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一书中提到了这个原理。画家,作家,作曲家,钢琴家,运动员,舞蹈家,科学家,棋手,甚至犯罪高手,都需要至少1万小时以上的专门训练,其专业知识或技能才能炉火纯青。1万小时的学习训练量,意味着每天3个小时,每周20个小时,持续十年的学习训练。

专家技能原理与草坪踏径原理相结合,在外语学习上就意味着,必须长期坚持恰当的重复性的练习。

. 大脑加工的快感原理

显然,重复训练是学习的必经之路。然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又发现,对无法唤起积极情绪感受的刺激,单调重复很容易令大脑加工产生“饱和”现象,即俗语中所说的疲劳或厌倦,从而造成大脑加工效率迅速下降,不易造成新的突触生长。同时,有助于产生欣快情绪感受的学习行为,不但不易出现因重复而生的加工饱和现象,而且恰恰由于产生欣快感,令大脑“主动追求”重复性体验,从而特别有利于学习行为的巩固,促进突触生长形成新的大脑网路。产生欣快感而令大脑享受重复的学习,效果自然经久难忘。这方面最浅显的例子是学唱歌。如果一首新歌曲立刻被聆听者喜爱,那么他或她很容易通过重复聆听,甚至卡拉OK等方式,学会这首歌,且经久不忘。

内在的大脑加工层面,欣快感的生理化学机制,是大脑的某些部位产生并释放多巴胺(Dopamine)等类的兴奋性神经传递介质,后者常常被称为情爱介质,有时候也被成为爱情荷尔蒙(这不是准确的表达)。外在的经验层面,凡是能引起积极情绪和情感的行为,都有助于大脑产生多巴胺。欣快感行为最极端的例子即为这样那样的上瘾——如果外语学习能进入“上瘾”状态,所学内容自然被烙印。简而言之,最有效的经久不忘的学习是能够诱发快感的学习。

唱歌与说话,都是声音的表达,两者有共通之处。科学研究发现,相对于说话(语言),唱歌或音乐,确实更易于导致大脑相关部位产生多巴胺等快感介质,唤起正向的、积极的或欣快的情感体验。由此明确提示,在语言学习中我们应该特别重视情感性因素,且朗诵的音频素材应富于音乐感。我们在《超越哈佛》一书中,在《英语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以及在本教程的第强调了外语学习的情感原理和乐感原理,基础原因也在于此。

. 口语训练的合唱原理

设想你学唱一首新歌,如果初学时你独自歌唱,那么难免音准不佳,甚至跑调;如果初学时你置身一个小合唱团里,团友都是专业歌手,且都早已唱熟了这首歌,那么你跟着唱,就不易跑调,你很容易

学会这首新歌。进而,合唱时,即使你想刻意唱得跟别人不一样,比如,节拍更快一些,更慢一些,甚至,在非和谐的不同音阶里演唱,非常困难,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为什么如此?这主要就是前述镜像神经元原理的作用:当四面八方涌进耳朵和大脑的声韵流,都是统一的同一的,那么,大脑里被激活的那些神经元或神经元网路,恰恰是唱出这些声韵流所需要激活的神经元或神经元网路。听觉与发音在这种场合达到高度的同一状态。

1970年代源自日本并随后在世界流行的卡拉OK,如今是中国大众喜爱的娱乐方式,很多青年以这种方式学会了一首首新歌。卡拉OK学唱歌的原理,就是这里所说的合唱原理。显然,这个原理不仅适用于学唱歌,也完全适用于学外语。

. 人类语言设计特征理论

语言设计特征理论,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C. Hockett 对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新贡献,Hockett提炼的人类语言的13大设计特征,其中11大特征直接根基于或交织于语音的接受和产生。与口语学习最密切的特征包括:

A. 独立且并行的口喉声腔与听觉器官(Vocal-AuditoryChannel

B. 话语声音的接受与产生之间的精确可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

C. 话语自我聆听的全反馈监控(TotalFeedback

Hockett的语言设计特征理论属于语言学理论,大脑科学的镜像神经元原理和共用编码理论属于大脑科学理论。不难发现这两者完全吻合。人类话语的输入与输出,聆听与产生,两者独立但又相互完全并行,从而相互“耦合”,耦合的“生理心理表象”就是声音流的接受与产生之间存在着精确的可互换性。在大脑神经层面,这或者表现为语言听觉加工中枢与语言动作(说话)加工中枢的直接链接通道,或者更直接地表现为听觉与动觉合一的镜像神经元。

在行为层面,当学习语言时,婴幼儿不仅能够精准地

感知他人的话语,而且能够对自己的话语进行全反馈式的自我聆听监控,从而自主调整自己的口语发声动作,令其与环境中的母语完全匹配。所以,全世界的婴幼儿,不仅神速无比且步调一致地习得了母语,而且从他或她说出的第一个单词,第一句话,虽然清晰度仍有待改进,但从来不带任何所谓偏差性的“口音”语调。而外语学习中最常见的现象,是荒腔走板的各式口音。原因何在?第
章讨论过,根本原因在于母语语音系统造成的聆听错觉,在于聆听训练的方法不当,强度不够。

原典英语全真口语训练法

提升口语的最佳途径当然是运用各种实践机会,包括课堂内外及网络,与英语母语人士直接交流,并利用性能日益改进的高科技语言互动软件。自1980年代以来国际外语教学界主流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在口语教学方面也早有行之有效训练方法和丰富经验。本章介绍的口语训练方法,是推荐给中国学生的一种自学训练方法。该方法假设学习者暂时缺乏大量运用口语双向交流的实践场合,更没有优秀外教口耳相传,因此先侧重于背诵与复述训练。这不符合交际法的主要理念,但它既能充分利用中国教育传统中诵经的合理成分,又充分吸收了当代大脑科学与神经语言学的最新发现。该方法能既不依赖双向交流、又不依赖外教,却习得纯正口音和流畅的外语基本句型,从而为实战交流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上一章讲述的种种大脑学习原理(大脑科学、神经语言学和当代语言学的诸种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 耳听尚昏昏,口说更糊糊。由镜像神经元原理,即知觉脑细胞与动作细胞的合一,我们可知,就语言习得过程而言,只有你精确的知觉,即听得精准,你才能产生精确的动作,即说得标准(漂亮流畅的口语)。

B. 外教的耳朵,永远不是学生的耳朵。由话语的全反馈自我聆听监控等原理可知,即使你身边有优秀的外教口耳相授,他或她能轻易觉察出你口音的偏差,不

断地督促你纠正,一遍遍给你发音示范,都丝毫不能替代你的耳朵,你自己的聆听。如果你对外语的聆听,如第
所介绍的P.Kuhl教授的科研发现,存在种种错觉,那么,外教与你自己发音之间的差异,你根本无法细腻感受。由此,即使你有钱雇外教,即使外教的口语能够媲美英美的专业朗诵家,你的口语仍旧无法做到“准确”,无法不带浓重的口音。原因在于,你的“耳朵”与外教的“耳朵”不一样,外教的耳朵不能替代你的耳朵。也即,缺乏足够的且恰当的聆听训练,外教大脑里从出生到青春期十多年淬炼出的母语听觉系统,无法“移植”进入你的大脑,成为你的语言听觉系统。简言之,要在口语训练中实现口音的“准确性”,归根到底取决于你自我聆听的精确性,后者又完全取决于你的聆听训练。而在高科技多媒体时代,外语学习中的聆听训练,与有没有外教在学生身边,几乎毫无关系。

C.只要功夫深,神经网路生。不生成新的神经网络,学习必然遗忘,而重复训练是大脑细胞形成新联结的必由之路。

D.千锤百炼句,化为脑中路。由“草坪踏径原理”,重复训练不仅需要强度,而且需要集中,必须恪守“固定线路”。由此,口语训练初期必须集中于有限的素材,必须对此有限的素材精听精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浅尝百句,不如精练十句。

E. 君子淑女,银铃金嗓,听之语之,寤寐求之。由大脑加工快感原理,最佳的重复训练,是种种能够引起欣快感等积极情绪的重复,绝不能是引起厌倦甚至憎恶情绪的重复。由此,口语训练所采用的素材,应是学习者自己酷爱的充满情感和乐感的素材。学习者喜爱的文学作品通常就是口语训练的上选。而各种英语教学流派中往往强调的素材句型与情境配合的“实用性”,这在口语初学阶段反而无关宏旨。因为任何简化版的文学经典素材,其句型多是常用句型,其句式和语用情境一定具备强大可迁移性。

原典英语口语99全真训练法

1. 基础聆听训练。仍旧是,按照321 甚至633 模式,训练不少于两个月,除了模仿朗诵背诵单词,不必介意开口说话。约两个月之后,感觉到聆听能力明显进步了,就可以进入口语训练阶段。

2. “情侣”原则。从已经训练过的素材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素材。最佳素材一定是自己百听不厌的。初学者可用简写版的文学作品,难度不要太高,语速可以略慢,但朗诵一定要超棒。

3. “音轨”刻印训练一。将音频切分成约一分钟左右的段落。再度认真重复聆听9约遍。

4. “音轨”刻印训练二。继续把此听过的音频细分成约20秒的朗读段落,继续聆听约9遍。3/4两步训练,是根据大脑记忆认知的原理,通过工作记忆中的声韵加工向长期记忆系统的转换,因此称为“音轨”刻印训练。

5. 异步跟读,口语动作模仿训练一。打开文本(这个阶段,不要自己朗读),看着文本(如果此时已经能够背诵,则不需要看文本),播放音频,轻声随着音频跟读,即比音频慢约0.5秒的跟随朗读(speech repetition)约三五遍。

6.同步跟读,口语动作模仿训练二。播放音频,完全精确同步朗读。就像唱卡拉OK那样(跟着唱,跟着朗读),这样要重复9遍以上,多多益善。开始时自己的朗读可以比较轻声,随着日益熟悉(发音和韵律节奏都进步了),逐渐增加朗诵的音量。等到自我发声的音量正常了,再重复9遍以上(同样是跟着音频精确同步朗读)。在异步跟读与同步跟读中,原声音频实际上起着教师领读的作用。

7. 韵律为王,口语大动作塑造训练。初始跟读时无须注重模仿具体发音,无须过分在乎发音是否准确,而应首先注重模仿韵律(prosody)。韵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 节奏,B. 重读,C. 语调起伏。简言之,语言的韵律就是,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要尽量惟妙惟肖地模仿韵律。这个时候,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含混一些不要紧,关键韵律要逼真。甚至,学习者可以只用一种声音来“哼读”,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模仿节奏、强弱和语调变化,以体会把握英语的韵律感。也即,在开始跟读的时候,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模仿的准确性把握,远远超过对元音、辅音、连读等细节的把握。口语训练本质上是一种高难度的动作训练,其动作复杂度绝不亚于艺术体操。由此,外语口语训练中对韵律的模仿把握,相当于舞蹈或艺术体操训练过程里的大动作训练阶段。

8. 逐个发音矫正训练,口语动作细节分解塑造训练。达到韵律韵律模仿高逼真度后,再针对自己薄弱的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环节,一个一个纠正,即,每次朗读,集中矫正一个元音或一个辅音,等到非常熟练掌握该元音或辅音的发音之后,再训练矫正下一个发音。这即相当于在舞蹈或艺术体操训练过程里普遍运用分解式动作训练。

9. 对比鉴别,口语聆听动作训练整合一。以上训练完成后,把自己的朗读录音下来,自己播放,与原声音频朗读对比,聆听鉴别。

10. 精益求精,口语聆听动作训练整合二。根据自我录音与原声音频的聆听对比,再从7/8/9 三项训练中,选出必要的环节,重复训练。

11. 熟能生巧,口语聆听动作训练整合三。重复10-11两项,直至A. 对自己的发音满意度持续提升,B. 所练句子脱口而出。

12.跬步千里,口语聆听动作训练进阶。一个20秒(一分钟)训练完了,再训练下一个20秒(一分钟)。此时由于你已经开始欣赏自己纯正的发音,成就感日增,很容易发展出口语训练的嗜好,重复训练不再厌倦,而成为一种乐趣,一种嗜好。

总体训练,不要求多,20分钟就够了,但仍旧需要时时复习,复习是自然可以减少聆听和朗读的重复次数。

外语口语训练的主教练原理

根据大脑科学和神经语言学的各项原理,聆听与口语都是典型的感知动作系统。在这个方面,它与舞蹈完全相通。进而,对任何一个学外语的学生,在外语口语训练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口音训练阶段,最佳主教练不是外教,而是学生的自我聆听,是聆听优质原声朗读+自我的全反馈监控。不论你是否有外教,有钱请外教,都是如此。因此,在原典法中,我们反复强调,荷马秘笈是“语林至尊”。

当然,一旦学生通过以上聆听+口语的自学训练,培养了优越的听了,锻造了纯正的口音,掌握了基本句型,就应该积极“创造”与英语母语人士的实战交流。

口语全真训练法适用群体

通常场合,本训练方法适用于十二三岁以上的群体。尤其是大学生和职业青年群体。

儿童年龄越小,越易于自发习得纯正口音,对低龄儿童,关键的训练,仍旧是听,听自己喜欢的素材,听得多了,他们会自然而然出口就是洋腔洋调。

当然,在喜欢聆听的基础上,也应该引导多用角色扮演方式,表达出来

再进一步,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双向交流的机会。

但不必着急,一步步来,喜欢聆听,习惯聆听,融入生活,是第一步,而且是永远的“步”,像我们的典友viola 的女儿那样……

逆向法钟道隆教授的那本书,名称取得很好:

听遍全世界

更好听的名字

听遍全人类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外语要躬听

听书破万卷

开口如巨星

苹果用户赞赏二维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