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全天,由武汉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现当代英语文学学术研讨会在线成功举行。研讨会安排了11场主旨发言,设置了19个分论坛,采用腾讯会议和平台直播同时进行。研讨会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直播平台观看热度高达1.05万人次。
会议开幕式由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李金云教授主持。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窦先萍首先代表主办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致辞。窦书记对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联合举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的帮助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接下来窦书记介绍了武汉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和主要成绩,并希望外国语学院以此为契机,向全国的专家学者取经,推动外国语学院学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窦先萍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第七届现当代英语文学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现当代英语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它见证、记录并反思了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的英语世界和人类世界;当前国家号召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学术的影响力,而外国文学研究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本次会议将
进一步推动现当代英语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宋红波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此次会议的支持以及表示衷心感谢。她向来宾介绍了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学科发展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诚邀各位专家学者来年再次莅临线下指导。
武汉科技大学宋红波教授
上午的主旨发言中,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指出,文学教育事关人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当代性;他以西方文学史上关于疫情的文学作品为例,指出人们可以透过文学这个时代棱镜从不同时期的疫情文学中获得对当前生活的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教授,从影响焦虑成动力、好学勤耕出佳品、学术操守不动摇、科研教学相益彰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美国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数十年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做法,启发我们向布鲁姆学习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治学精神。
闽南师范大学张龙海教授
《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探讨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资源的研究途径,具体包括:拓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视域,建构不同文学体裁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开展跨学科研究以及探索与数字时代相融合的文学批评新范式。
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
《外国文学》副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姜红教授分析了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绘画性细节,指出莉丽的绘画与她对小说主要人物拉姆齐夫妇的观察不可分割,两者共同摹写了时间的流逝、生活的起落和存在的瞬间,体现了伍尔夫意识流写
作与后印象派绘画之间的高度契合。
北京外国语大学姜红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秘书长、《外国语言与文化》执行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曾艳钰教授研究了流散文学的演变特征和流散文学中的“共同体”书写,指出“流散”具有动态发展特征,新世纪以来的流散文学呈现出超越“民族性”“本土性”的创作维度,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的建构。
湖南师范大学曾艳钰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教授研究了美国第三次黑人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指出非裔诗歌的主流表现为个性化、日常化、实验性和反思性书写。第三次黑人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巩固了美国非裔诗歌传统,同时也奠定了非裔诗歌个人方言书写的未来基调。
上午的六场主旨发言分别由华中师范大学陈西军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陈尧博士、华中科技大学陈后亮教授主持并做精彩点评。
下午的发言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高旭东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学的理论具有前瞻性与独创性,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学等概念密切相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一个深刻的理论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高旭东教授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当代外国文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指出,美国文学蕴含着纷繁复杂的主题思想,彰显了奇异多变的叙事艺术特征。美国文学研究势必涉及价值取向问题,当前“大变局”语境下,我们需从中国学者立场进行美国文学研究,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
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
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教授提出,国际传播人才所应具备的七个素养,指出国际传播中文学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莫言和贾平凹之所以在海外获得广泛关注,原因在于他们作品里所蕴含的共同价值和普遍性主题。
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王玉括教授研究了当代非裔美国作家埃弗雷特的小说《如此忧伤》,指出小说聚焦当代美国黑人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突破了非裔美国文学传统中的创作主题与表现形式,丰富了非裔美国人物类型。
南京邮电大学王玉括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李金云教授聚焦文化记忆理论,分析了文化记忆的表现形式以及它与政治之间的同构关系,指出该理论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有助于揭示作品中的文化记忆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武汉科技大学李金云教授
下午的主旨发言由华中师范大学何卫华教授和武汉理工大学甘文平教授、武汉科技大学耿殿磊教授主持,并做精彩点评。
同时,研讨会十九个分论坛的讨论也异常热烈,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切磋,构建了多个小型的学术共同体。各位参会学者、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话
题新颖、题材广泛,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金云教授代表学院致闭幕辞。她指出,专家们的发言立足于现当代英语文学的研究前沿,聚焦疫情与文学教育、英美文学、流散文学、族裔文学、人文交流国际传播、文学伦理学批评、马恩世界文学理论以及哈罗德·布鲁姆批评理论等,提出了极具启发意义的观点。专家们的发言高屋建瓴,开阔了广大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丰富了大家开展文学研究的方法路径,让云端参会的众多青年学者受益匪浅。最后她宣布第七届现当代英语文学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武汉科技大学科学发展院副院长潘婧博士。本次研讨会由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研究中心、(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专业委员会、上海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外国语文研究》杂志社、《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共同协办。(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 姚刚 李金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