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习方法的本末倒置。任何语种都是先有发音后有文字,英语也不例外,幼儿先是去记一些事物的发音然后碎片式的记住很多单词发音,逐渐加入一些简单句。等学习单词时已经能自如地运用语音,但我们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单词的拼写和语法的正误,这是不符合语音规律的学习。
三,用汉语的方法学英语。要知道英语单词拼写更多和发音有关和汉字更多和释义有关,学过英语的人知道只要知道单词的发音即使没见过的单词也能猜出个大概但汉字不能。汉字需要记笔画认图形,哪怕读错了也不影响字的意思,并且同音字特别多。学英语掌握一定的拼写规律后只要
听音也能大概猜出单词拼写更像是拼音,所以英语语言区国家很少有文盲,而汉字做不到这一点。但我们对汉语学习的固有方式直接影响到英语的学习,认为字形比发音更重要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管发音,使得学习路程绕道。
四,语音交流少。由于考试条件和要求,义务教学阶段更注重卷面的成绩不注重发音,直接后果是学习难度加大但语音交流能力差。大多人只能是哑巴英语,这种哑巴英语会随着阅读和写作英文材料的减少而退化。
五,教师的能力有限,很多教师由于条件所限发音不准确甚至是方言版的发音,说普通话不分边鼻音平翘舌前
后鼻音,怎么能指望他发出标准的英语音。加之老师学到的英语或许也不纯正。
六,要求不高。对于学生而言成绩是王道,考什么学什么,学生只钻研怎样把成绩提高。以至于在做题上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不关注这门语言的交流。
七,语言环境导致使用频率不高和词汇量不高。同样的单词作为母语区的人在生活中记生活中运用生活中复习使得不笨不傻的人也能学会,而我们作为非英语区的人必须抽出大量的时间去记而复习又要花大量时间去复习,即使很卖力也很难达到语音区的使用频率。举个例子,厕所水杯盐灯这些单词对于语音区的人来说
几乎每天会重复,而像阑尾炎感冒癌症流鼻涕这些单词也会时常出现,对我们来说要用大量时间去学习和复习。
八,语言环境导致使用面的减少。以汉语为例,历史.地理.数学.化学等(只是打比方,本人也不知道他们有哪些学科。)必然要使用英语,对他们而言 公转自转 一元二次函数这些词汇是常用词汇,而我们又要花大量时间去记。初中时老师鼓励我们说,掌握三千词汇就能正常和英语人交流,依据是据调查英国的农民只使用三千词汇,后来经过分析这是不合理的解释,中国的低文化人群或许用的词汇也不多但他能听懂新闻联播,因为他认知的词汇远远大于使用的词汇。估计用三千词汇的农民认知词汇在3万甚至更高。
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学英语花的时间多耗费的精力大但得不偿失,很多人读书后完全用不到英语。
欢迎各位留言探讨,不要人身攻击就好。